小学生考砸了吓得出走!孩子成绩不理想,家长应该怎么做?

更新时间:2020-01-18作者:阜阳健康网

  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,几个上热搜的孩子差点吓坏爸妈:江苏一女高中生担心期末成绩不好,只身一人坐火车离家“散心”;广西一小学生在火车站独自逗留被热心群众和乘警发现,一问才明白是考砸了怕挨骂……孩子成绩已成定局,家长要如何行动才能避免事态扩大?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、做道未来教育创始人袁浩老师指出,考试成绩的背后往往反映出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,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,正视并解决问题。

  你关心的是“孩子”,还是“面子”?

  孩子考砸了,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愤怒?不安?恐惧?如果是这些负面情绪,那家长的首要任务,就是要找到这些情绪的来源。有的家长很难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,觉得孩子一次考差了,以后就都考不好;还有的家长受外界影响太深,养成了攀比的习惯,一旦孩子比不过别人就陷入焦虑,借批评之名行发泄之实。挨骂的孩子自身也会产生逆反心理,自暴自弃,形成恶性循环。其实这些家长真正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绩,而是自己的自尊和安全感,期望孩子用好成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。当期望与现实背道而驰时,亲子冲突便在所难免。

400 300-16.jpg

  专家建议,家长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,在跟孩子沟通前,不妨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。必要时可使用诸如正念冥想的方式来观察自己的状态,平复心情。

  是谁让你的孩子这么“糟糕”?

  明明孩子有很好的学习条件,为何就是不好好学?关于这个让很多家长纠结的现象,袁浩老师用“游戏”举例:游戏之所以让不少孩子沉迷,是因为游戏设定了“过关就有奖励”的及时反馈机制,能让孩子参与社交,还能让孩子从游戏中获得现实中很难获得的尊严与荣誉,令孩子产生“能掌控一切”的感觉。而学习时,不少家长用安排任务的态度让孩子拿高分,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却很少给孩子反馈和鼓励;还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骄傲,对孩子批评远多于表扬,甚至用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较,以此“鞭策”孩子。结果孩子就会不知自己为何而学,不知自己在功课上能有何建树,对学习的态度也趋于悲观。

  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,即“罗森塔尔效应”,亦称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、“人际期望效应”,原本指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,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,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。家长们本意是为孩子好,却用对待低成就者的态度对待和打压孩子。被如此对待的孩子也真的成为了一个学习上的“低成就者”,“回应”了家长的“期待”。

  专家建议,家长应当多去带动孩子,在一些事情上可以放手让孩子去试,让孩子产生小的成就感,培养孩子成功的经验。只有孩子对学习、对考试有成就感,才更有可能意识到自己为何而学,从而对学习花费更多心思。

  孩子的分数,可能是求助信号

  家长在平复心情,反思自己后,接下来应该怎么做?一句话:搞清孩子是能力问题,还是情绪问题。实际中,有不少家长把后者当成了前者,甚至不惜砸重金给孩子报一对一的名师金牌辅导班,结果孩子的成绩也未见好转。专家指出,要想省钱又省力,家长最好多想几个问题,例如:

  孩子是否对“学习”这件事,或者对某科目有抵触情绪?

  不少孩子总体成绩不错,但存在偏科现象。以数学为例,数学对逻辑要求高,且需要大量的计算过程,过程中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,很多孩子觉得难,觉得自己学不好,不是那块料——一旦“植入”了这个信念,好成绩就真的越来越远了。家长面对孩子偏科的现象时,切忌先入为主,而是要帮助孩子和负面的信念作斗争。

为您推荐